“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在线配资知识,人们都将电力供应视为理所当然的事。”
咨询公司Tech Buzz China的创始人马瑞近期在中国考察完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她的感受。
美国《财富》杂志近日的一篇文章写道,在美国,马瑞所描述的现象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激增的人工智能需求正在与脆弱的美国电网发生冲突。高盛也警告说 ,这种极端瓶颈可能会严重阻碍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
美国《财富》杂志网站截图在线配资知识
文章说,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但据德勤的一项行业调查,美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发展明显受制于其电网的发展。城市的电网非常薄弱 ,以至于一些公司建造了自己的发电厂 ,而不是依赖现有的电网。
长期追踪中国能源发展的电力专家大卫·菲什曼认为,在中国,电力根本不是问题。平均而言,中国每年新增的电力需求要比德国全年的用电量要多。中国农村地区的屋顶上几乎都覆盖着太阳能光伏板,部分省份的太阳能供电量甚至与印度全国的电力供应量相当。
展开剩余60%美国《财富》杂志网站截图
文章指出,中国在电力领域的优势是几十年战略布局的结果,几乎涵盖了从发电、输电,到下一代核能的各个环节。据菲什曼观察,中国的电力备用容量始终保持在需求的两倍以上,这使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不会对电网稳定构成威胁。
菲什曼指出,在美国,区域电网通常以15%的储备率运行,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甚至更低。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等州常因用电高峰发布电网预警,几乎没有任何余力来满足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带来的额外电力需求。
在菲什曼看来,这种差距的根源在于两国治理模式的不同。中国在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前,会根据预期需求进行提前布局、制定能源规划。但美国的大规模基建项目严重依赖私人投资,而且投资者往往追求短期回报,这与需要数十年才能建成并盈利的电力项目完全不匹配。
江西抚州,陈塘村光伏发电项目基地,一排排光伏电板构成美丽画卷。
文章最后援引菲什曼的观点指出,如果美国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方式上不改变,中国的领先优势只会进一步扩大。“未来几年,这种能力的差距会变得更加明显”,菲什曼说。
美国《财富》杂志网站截图
发布于:北京市国汇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