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0日清晨,长江江面薄雾弥漫。三艘庞大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伴侣”号、“伦敦”号和“黑天鹅”号——无视解放军即将发起渡江战役的明确通告,悍然闯入长江下游水域。傲慢的炮舰再度驶入中国内河今日配资,却不知这将是西方列强炮舰政策在中国大地上的最后一次航行。
自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中国大门,《南京条约》签订以来,西方列强的炮舰便如入无人之境般在中国内河肆意游弋。从长江到珠江,从上海到汉口,飘扬着米字旗、星条旗的钢铁巨兽,以保护侨民和商船为名,实则成为刺入中国肌体的殖民利刃。英国海军更是将长江视为“后院”,傲慢地认为其军舰拥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航行的特权。
1949年初,当人民解放军饮马长江、即将挥师南下时,英国政府却陷入一场严重误判。丘吉尔等人沉浸在“大英帝国”昔日荣光中,固执地认为中共不敢与英国为敌,甚至狂妄地宣称:“共产党人不敢向英国军舰开火!”这种对历史大势的惊人迟钝,直接导致了“紫石英号事件”的爆发。4月20日清晨,当三艘英国军舰闯入长江时,它们搭载的不仅是冰冷的炮管,更是百年来列强强加于中华民族的屈辱印记。
4月20日清晨,“紫石英”号一马当先,悍然闯入解放军预定渡江区域——三江营水域。解放军第十兵团23军阵地上的指战员震惊之后,迅速鸣炮示警。然而,这艘英国军舰非但没有退却,反而傲慢地升起巨幅米字旗,将炮口转向北岸解放军阵地!
“开炮!”解放军特纵炮三团阵地指挥员一声令下。霎时间,炮弹撕裂空气,精准地命中“紫石英”号舰桥与轮机舱。爆炸声中,舰长斯金勒重伤,操舵兵当场阵亡,这艘1700吨的护卫舰瘫痪在长江之上,浓烟滚滚,米字旗颓然垂落。
下午,“伴侣”号驱逐舰气势汹汹赶来救援,却同样陷入解放军炮火包围。舰桥被击中,舰长罗伯森受伤,两座炮塔被毁,“伴侣”号带着累累伤痕狼狈逃离。
最激烈的战斗在次日爆发。排水量近万吨的英国远东舰队旗舰“伦敦”号巡洋舰,在海军中将马登亲自坐镇下,与“黑天鹅”号护卫舰一道,妄图以武力强行解救“紫石英”号。解放军沿江炮兵部队严阵以待。当英舰进入有效射程,两岸炮群同时怒吼!密集的炮弹如雨点般砸向英舰。江面上,爆炸激起巨大水柱,钢铁碎片四溅。“伦敦”号舰桥被直接命中,舰长卡扎勒上校重伤,马登中将险些丧命,甲板上一片狼藉。
面对解放军岸防火力的绝对压制,两艘巨舰最终只能拖着浓烟,在解放军的炮火“礼送”下仓皇遁走。这场激烈炮战,解放军以牺牲6人、伤数十人的代价,击毙击伤英军近百人,令不可一世的英国皇家海军尝到了铁拳的滋味。
当“紫石英”号被击伤搁浅的消息传到北京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面前的烟灰缸已经堆满烟头。前线不断传来请示电报,毛泽东的目光却无比锐利。他深知这绝非一次普通军事冲突,而是关乎即将诞生的新中国以何种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问题。“这是对我主权的公然侵犯!必须坚决打击!”毛泽东的话语斩钉截铁。他亲自起草电文,向前线指挥部发出明确指示:“凡擅自进入战区、妨碍我军渡江作战的外国军舰,均可炮击!”这份电文,字字千钧,是新中国对西方炮舰政策发出的第一声怒吼,是对百年来民族屈辱的彻底清算。它向世界宣告:中国的主权与尊严,不容侵犯!
被重创的“紫石英”号如同困兽,在长江焦山附近水域动弹不得。英国政府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丘吉尔在议会咆哮,扬言要派航母报复。但现实是残酷的。曾经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早已在二战中耗尽元气,面对解放军强大的沿江防御和坚定意志,武力解决之路已被彻底封死。英国不得不放下身段,与中共进行漫长而艰难的外交谈判。
谈判桌上,英国远东舰队司令布朗特少将起初还试图以“误会”、“航行权”等借口搪塞,要求中方放舰、道歉。但中方代表袁仲贤将军掷地有声:“‘紫石英’号侵犯中国内河、闯入我军战区、首先炮击我军阵地,必须承认错误、道歉并赔偿损失!”在解放军强大武力和坚定立场的双重压力下,英国代表的所有狡辩都显得苍白无力。
三个月后,伤痕累累的“紫石英”号趁着夜色与江面涨潮,狼狈逃出长江,奔向茫茫大海。这艘曾经象征大英帝国远东威权的军舰,最终以极其不光彩的方式,永远地离开了中国水域。它的仓皇逃离,为一个时代画上了句号——西方列强凭借几艘炮舰就能在中国耀武扬威、予取予求的殖民主义时代,在1949年的长江炮声中,轰然倒塌。
“紫石英号事件”是新中国诞生前夜一道划破天际的惊雷。它向全世界宣告:一个屈辱的旧中国已经死亡,一个敢于捍卫主权与尊严的新中国正昂首走来。炮声粉碎的不仅是英国军舰的装甲,更是盘踞在中国人民心头长达百年的“恐洋”心理枷锁。它用最直接、最震撼的方式告诉世界: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就能主宰中国命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当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冉冉升起,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艇黯然离开维多利亚港时,历史的回响是如此清晰而深刻。那艘在暮色中远去的游艇,仿佛与半个世纪前在长江上狼狈逃窜的“紫石英”号身影重叠——它们共同见证了殖民主义在东方最后的、不可逆转的退潮。长江的炮声,是这历史性转折的第一声庄严宣告。
长江之水,滔滔东去,昼夜不息。它冲刷着泥沙,也淘洗着历史。1949年春天那场震惊世界的炮战,如同刻在民族记忆深处的烙印。那指向侵略者的炮口,那升腾于江面的硝烟,是中华民族向百年屈辱发出的最终怒吼,是东方睡狮彻底觉醒的嘹亮号角。炮声散去,一个崭新的纪元已然开启——一个独立、自主、尊严的新中国,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的东方。紫石英号的折戟沉沙,永远警示着世界:中华民族的尊严与领土主权,不容任何力量践踏!
国汇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